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07章 秋收

第107章 秋收(3/3)

目录

储粮局这次收粮,没有采用斗这种容器。

容器称量容易作假,大斗和小斗外观差距不大,但收粮的数量差距极大。

秤就很难造假,特别是只能称量固定斤数的秤。

造假也很容易被看出来。

官吏上下其手的空间非常少,还容易监督称量的过程。

晚上,石溪接见赶过来的税警负责人周骑牛和青石乡乡长李天养。

他们商讨好收税的工作,坐在一起吃晚餐。

石溪开心的说道:

“我们一起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把青石乡秋收工作弄完。

它是我负责的最后一个乡。”

李天养敬了一杯酒,道:“这是我们当地用红薯酿的酒。

今年是个丰收年,我一直在等着你们过来。

很多村民想要卖粮,都被我拦下来。

就等着储粮局粮食收购价彻底定下来。

我已经打听到其他地区的收购价,但没有你们带来的正式公文,心里一直没有底。”

李天养很担心,他们青石乡可是山区。

之前在大明朝,需要给别人交更多的税费。

卖粮也卖不上价。

他们这里的粮,运到外界非常困难。

听到粮食统一收购价,李天养也不敢确定,他们青石乡适不适合。

李天养吃完饭,整理上级发下来的公文。

税警坐着驿站的车到来,与他们一同到达,还有很多公文。

他看到自己升职的消息,还有储粮局在当地收购粮食的价格。

得到确切消息,召集全乡村长开会,下达交田税和贷田款的命令。

同时告诉他们,储粮局收购粮食的价格。

……

南郑县青石乡李家村。

村长李宝山从乡里开完会,一直在忙碌。

他催促各家装好粮食,一起去乡里交税。

“村里的老少爷们,交税这个问题不用我多说。

你们也知道,他是非常重要的事。

大家千万不要掺假,统领府只收田税。

没有人头税,也没有杂七杂八的摊派。

我们还不需要卖粮换银子,直接就能用粮食交税。

隔壁乡交税时间比我们早,有的人弄虚作假,少报他交的税。

这人直接就被关进大牢,该交的税还一分不少。

有的人用土稻子充当好的粮食,直接被收税的大人识破。

这人也被抓走了。

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这事儿查的非常严。”

李宝山说完交税的事儿,他又记起昨天去乡里开会,乡里通知的新政策。

“我有个事跟大家说一下,统领府不允许私自出售粮食。

所有粮食都需要卖给储粮局。

水稻的收购价是2银币100斤。

红薯的收购价是500枚铜币100斤。

这个价格一年都不会变,只等到明年秋收之后,才会进行调整。

大家留着口粮和粮种,其他的粮食,尽量都早点卖。

大家都是老庄家把式,知道粮食越放越轻。

早点卖,还能多卖几个铜币。

正好这次,我有从乡里借的骡车,把粮食直接运到乡里。”

李宝山赶着车,挨家挨户装粮食。

他在前面赶着骡车,后面跟着几十辆骡车。

骡车装不下全村的粮食,还有很多村民,用独轮车推着粮食跟在后面。

他们推着车去往乡里。

李宝山已经把他家所有余粮都拉去乡里。

除了交税和贷田款,剩下的都卖给储粮局。

卖粮的银币,他已经有了规划。

李宝山准备和他弟弟合伙买一头牛,他明年还要多贷几亩田,有自己的牛更加方便。

他还会和弟弟合资,合伙买一台碾米机。

村里平常吃大米,都是靠自己舂米,这实在太累了。

村里有一台碾米机,村民就不用去乡里。

乡里只有两台碾米机,需要供应全乡的人使用。

他每次去碾米,都需要等好长时间。

李宝山感觉,碾米这种生意,基本稳赚不赔。

骡子拉着重物走得很慢,都已经过了下午,他们才到乡储粮局这里。

李宝山看到乡长李天养,这是他们村出来的人。

从小就死了妈,靠喝狗奶长大。

村里有人一直叫他狗养的,现在人家发达了。

“宝山叔来了,我先带你们去交粮。”

李天阳领着李家村的车队,走进储粮局大院。

“李乡长,你不需要收贷田款吗?”

李宝山点头哈腰的询问道。

“这事交给副乡长负责,我都要从乡长的位置退下来。”

李宝山旁边的瘦高个,语气嘲弄道:“狗养的,早说啊!你是不是犯事让人撸下来了。

隔壁村王老大虚报粮食产量,直接被抓进去。

我就觉得你们都是一伙,现在看你还怎么神气。”

李宝山直起腰。

“李财山,你在这瞎说什么?

都已经被撸下来,怎么还往人家伤口撒盐。

大侄子怎么说,也是识字的人,找个工作不难。

现在大侄子被撸了下来,还帮助我们交田税。

人要讲良心。”

粮库负责人王十三迎了出来。

“恭喜李乡长,听说你被提拔了。

要去政校读知县培训班,出来就能当知县。”

李天养客气的回道:

“我也刚接到通知,这是吏部王尚书和苏统领赏识我。

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财山吓得面色苍白。

“你,你当知县了,这怎么可能。

你没有功名,怎么能当知县。”

李宝山也连连道歉:“我们冲撞大老爷了。”

他说着,拉着弟弟一起给李天养下跪。

“宝山叔,没事。

我们快去交田税,不要耽搁时间。”

李宝山跟着李天养,带着村民一起去交粮。

他发现交粮过程很顺利,官吏们很好说话。

称量粮食的大秤也非常准,没有缺斤少两。

他多准备出来十袋粮食,应付官吏的苛责,完全没有用上。

李宝山一口气交完田税和贷田款。

把自己多余的粮食,都卖给储粮局。

还上乡里的借款,李宝山手中拿着八个苏大头和一些零散的铜币。

他第一次感觉,这个生活有奔头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 星际女丹师 弄春娇傅羿安林婠婠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傅羿安林婠婠弄春娇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弄春娇傅羿安林婠婠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弄春娇傅羿安林婠婠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弄春娇 蛇骨阴香鹿蓁蓁柳璟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