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249章 大明应对(下)

第249章 大明应对(下)(3/3)

目录

准备明天大朝会,动员百官极力反对。

现在迁都,只能迁都南方,这是东林党的大本营。

他与东林党产生了很多龌龊,一旦迁都,东林党势必再次掌握朝堂,他绝对没有好下场。

杨嗣昌竟然还要引后金的八旗兵入关。

温体仁无法忍耐下去,极力反对道:“我反对请后金八旗兵入关,请神容易送神难。

我们请后金八旗兵入关,一定会花费不菲的代价。

我们把这些代价,花费到勤王的大军,未必不能挡住黄衣贼。

两宋的惨痛经历,值得每个人警醒。

北宋与金人合作,南宋与蒙古合作,最后都导致极为惨痛的教训。

儿皇帝石敬瑭,引契丹人入关,他遗臭万年。

陛下也绝对不想当儿皇帝,请后金八旗兵入关,这辱没我们大明朝列祖列宗。”

众多阁臣也发言,他们已经见识过后金兵马的残暴。

又想到两宋时期的惨状,严词拒绝请八旗兵入关这个计策。

崇祯皇帝看到内阁极力反对,他看着杨嗣昌道:“大明的事情,大明自己去办,不能求助外敌。”

杨嗣昌心中很失望,崇祯皇帝太优柔寡断了。

现在这个危局很明显,只有迁都才能拯救大明。

东南那里有足够的税收,也能征上来足够的税。

有人有钱有粮,士绅又对黄衣贼极为愤恨。

崇祯皇帝又掌握着大义的名分,只要对士绅放权,发展速度会极快。

再加上他引后金八旗兵入关。

黄衣贼、大明、后金,将会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一旦这种格局形成,两个较弱方联手抵抗较强方。

大明将会获得休养生息的时间,等待黄衣贼出现差错,有很大希望收复失地。

最起码大明也能维持,南北朝的格局。

………………………………

第二天大朝会,崇祯皇帝与百官讨论黄衣贼大军。

关于黄衣贼击败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消息。

现在几乎城内所有消息灵通的人,他们从一份份经过复印的传单上,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

朝廷宣布这个消息,所有人昨天已经被震撼到了,今天他们表现的非常平静。

当杨嗣昌提出迁都这个建议。

朝堂上瞬间变成菜市场,所有人都在争论这这个建议。

大部分家在北方的官员,他们都找出各种理由,反对迁都。

家在南方的官员,支持迁都。

但提出不同的迁都地点,有认为南京离黄衣贼太近,应该迁都到杭州。

这些官员有着各自的立场,他们的诉求不一样。

大朝会讨论这种,每个人立场不一样的议题,基本不会获得通过。

杨嗣昌看到所有人都在争吵,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都非常充分。

这些人极为短视,只想着自己那一份利益。

大朝会就在百官的吵闹之声结束。

关于迁都这个议题,没有达成共识。

崇祯皇帝在大朝会之后,接见内阁和杨嗣昌。

杨嗣昌立刻站出来,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国难当头应该锻炼太子。

臣请太子去南方募兵,北方各地天灾不断,百姓时常饥饿,已经没有太好的兵员。”

杨嗣昌的目的很简单,太子是大明的继承人。

顺天府这里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太子地位无可争议,能立刻继位,这样南方就不会太过混乱。

崇祯皇帝看着内阁成员,询问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崇祯皇帝支持太子去南方。

顺天府这里一旦出现无法挽回的恶果。

他可以死,大明不能亡。

太子去南方,这需要内阁的支持。

孔贞运立刻站出来,道:“微臣觉得对抗黄衣贼,只靠官军的力量太薄弱。

应该号召士绅举办团练,士绅出钱出兵,与官军共同对抗黄衣贼。

微臣觉得,派太子去南方督办团练正合适。”

孔贞运找到与崇祯皇帝做交易的地方。

他之前已经与内阁阁臣做好沟通,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

现在形势危急,办团练有利于所有士绅。

他的态度很明显,太子想要去南方,崇祯皇帝必须同意士绅办团练。

崇祯皇帝知道允许士绅办团练,必定会出现藩镇。

但现在形势十分危急,大明已经危如累卵,他同意内阁的意见,允许士绅办团练。

崇祯皇帝很快下旨,派周遇吉护送太子入南京督办团练。

南直隶的黄得功部不用北上勤王,保卫太子。

目录
新书推荐: 九转分身术林枫苏慕白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 官途权力巅峰陆浩方静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 林枫苏慕白 九转分身术 逼我当皇帝是吧 灾星宝宝算卦灵,皇朝团宠非虚名 九转分身术 震惊败家子的私房钱比国库还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