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绍宋 > 第三十一章 江东

第三十一章 江东(3/5)

目录

然而,话虽如此,一直到九月初,哪怕是东南东南官民都明显躁动起来,却还是不见赵官家南渡区区一江之隔的东南,却是流言愈发混乱起来。

话说,这一日乃是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各处达官显贵、士人百姓皆出城登高。

而杭州城西北五十里余杭县境内有一山,唤做径山,山上有一寺,唤做径山寺,此寺乃是东南禅宗五院之一,虽说此时远不及扬州大宁寺那般显赫,但也是三百多年的古刹,千余僧众、数百僧房的大院,更兼此山处在东南繁华之所,所以自然是余杭百姓登高之首选。

不过,都来登高,待遇却是截然不同的。

附近退休的大员上来了,那一定是主持亲迎,独门小院清扫干净;捐过大笔香油钱的富户到了,也一定有知客僧小心接待,让来人如沐春风;至于寻常善男善女来了,若不捐些钱财绢帛,却是不好进去喝杯茶水的……须知道,这径山寺的茶叶本就是是东南名茶,一块茶饼拿出去要等重黄金才可以换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例外之人……比如说一些在东南颇有说法的著士才子,学生名儒,虽然一点香油钱都不给,可若是不给人家备好茶,扫好房,说不得出去就要编排你径山寺狗眼看人低,到时候传扬出去,莫说退休的大员不来了,怕是连带着连茶叶都不好卖的。

不过,这其中,若是无垢先生张九成来了,却是意外的不需要知客僧小心伺候的,因为此人但凡上来,都是要寻中原来的大慧和尚的。

今日也不例外。

“才方八月中秋,又是九月初九。唯有这个不迁,一众耳闻目睹。”眼见着年近四旬的张九成负手蹙眉入院而来,坐在院中树下的大慧和尚脱口而言,却又显得莫名其妙……没办法,他是中国禅宗史上话头禅的先行者,就靠这张乱七八糟的嘴了。

“什么不迁?”张九成闻言一边坐下,一边仰头若有所思。“日头不迁?以官家喻日,倒也妥帖。”

“不光是官家,隔了二十余日,你这眉头也不迁。”大慧和尚当即嗤之以鼻。

“没办法啊!”张九成喟然以对。“官家如日居天,偏偏又不按时序行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当然心忧不变……”

大慧和尚捏着念珠冷笑以对:“放屁!”

张九成怔了怔,也随之而笑:“确实放屁,其实官家此举其实并不出人意料,这些年他本就是这般不依时序章法做事……只是往年离得远,如今难得挨得近了,所以才会心乱如麻。”

“投子下绳床,今朝为举扬。驴前马后汉,切忌乱承当。”大慧和尚再度胡乱扯淡。

“我不是乱承当,而是终究心不甘。”张九成正色以对。“官家明明是个中兴的样子,却始终不愿受道学……”

“官家也不愿受剃度,我却如何没有心不甘?”大慧和尚愈再度冷笑。

“你家佛学,素来没有成过正果的。”张九成无语至极。

“你家道学,便曾成过正经显学?”大慧和尚愈发冷笑。“未曾得,何曾失?未曾失,何来不甘?”

张九成一时沉默。

且说,张九成今年约莫四旬,正是一个士人从政的黄金年龄,但他却从未出仕。

之前当然是因为个人学术追求,外加对蔡京那些人的鄙夷,之后却是因为朝廷改立原学,摒弃道学的缘故。没错,这位东南本地出身的无垢先生,正是道学宗师杨时的弟子,也是道学南下的重要接应人物,算是道学中正统洛学的嫡传。

不过有一说一,张九成其实不算是纯正的道学子弟,他本身也受佛学影响极大,而且对数学非常有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前夫他叔 重生大小姐野又飒,撩翻禁欲大佬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沈婳姜砚池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沈婳姜砚池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沈婳姜砚池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沈婳姜砚池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沈婳姜砚池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