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望族权后 > 望族权后 第1169章 又闻山梭崩

望族权后 第1169章 又闻山梭崩(2/3)

目录

    他把胳膊枕在脑后,眼睛瞪着帐顶。

    “我令姜导守玉门关,燕国公守甘州,这是防范突厥再度东进,另外王横始必须先返云州,燕国公世子镇守居庸关,辽东叛乱平定,榆关暂时不用置重兵,然营州仍需驻兵,防范北辽异动,故,这回前往金陵,三郎与我同行,无郁会留在长安镇守。”

    听贺烨这么说,十一娘立即意识到不会有太多人马跟随他南下,当然会担心:“姚潜虽不顶事,但韦太后掌控禁军毕竟多达数十万!”

    “夺回长安之前,我在途中已经有了部署。”贺烨却甚是轻松:“据探人通报,贺洱已经驾崩,韦太后这时还未至金陵,而滞留于庐州。”

    “贺洱驾崩?”十一娘“腾”地坐起,吃惊道:“贺洱怎会突然驾崩?!”

    “因为韦太后一行至庐州,竟得知金陵不少士宦及世族联名请愿,质疑迁都之议,上谏朝廷不应弃长安东撤,又有诸多百姓,拒绝响应朝廷征召,出钱出力营建宫城,韦太后只能在庐州滞留,偏偏禁军又生哄变,有将士应合金陵臣民请愿,提出应由贺洱亲政,西征收复京畿,韦太后进退两难,当然明白将士已经知闻长安失守,担忧家人亲朋安危,对迁都之议心存抵触,她若是以谋逆之名治罪将士,只能激化哄变,所以……贺洱也就只能驾崩了。”

    “金陵臣民与禁军哄变,皆乃殿下煽动?”十一娘猜测道。

    “我在禁军中虽有安插暗线,不过均非统领要害之职,要是韦太后不曾尽失军心,这哄变也难以煽动,不过禁军多为京畿、河南、晋朔之籍,原就不甘抛家舍业随朝廷南迁,再者听闻金陵民怨沸腾,抵触韦太后政令,他们当然会担忧无法立足,人心生变,诸多统领忧虑倾家荡产,更不提荣华富贵,再经游说,于是便不难激发哄乱了,至于金陵臣民,却要多亏崔公以及源平郡公等等门生同僚煽动,王七郎在江渐为官,暗中也贡献不少力气,又至于贺洱之死,其实也在我预料之中。”贺烨承认了他便是始作俑者。

    贺洱是仁宗帝崩逝前承认的继位人,虽说仁宗帝并没来得及向百官宣诏,但继位诏书乃陆离所写,贺烨不可能否定贺洱乃合法继位,但此人不死,他取而代之便是谋逆篡位,正统派当然会心存异议,贺烨又不想激生内乱,届时只能选择迎回贺洱,逼得贺洱授令由他辅政,贺洱又岂是甘于傀儡之人?内乱迟早都会爆发,所以对于贺烨的上策,便是逼得韦太后不得不对贺洱下手,造成天子驾崩,这样一来禁军将士便没有了旗号,韦太后多少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贺洱无嗣,一旦驾崩,韦太后务必会再立宗室之后为帝,虽说韦元平及姚潜等太后党会鼎力支持,然而王淮准等重臣当然会提出异议,贺烨是要趁此时机南下,宣告已经驱逐突厥的消息,王淮准等人便有理由推举贺烨继位,而那些曾经力主太后交权的将士,当然会倾向晋王——已经得罪了韦太后,要是韦太后仍然执政,谁敢保证不会秋后算帐?

    所以贺烨才胸有成竹,既有成算不动干戈登极九五,那么便没有必要率领重军南下。

    奇桑虽败,失了关中,可损毁五部联盟慑服蛮狄之事还未及实施,要是大周发生内乱,吐蕃当然又会摇摆不定,说不定连天竺、大食等国也不甘功败垂成,贺烨必须留下兵力镇守西、北关防,免得外敌再度侵入中华,他虽然眼看距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不是没有可能变天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电磁力开始播种诸天 吞天龙帝苏邪慕容婉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叶青云林秋月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