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四大元老

第四百六十三章 四大元老(2/5)

目录

蔡元培苦笑道:“勉力为之罢了,可惜年轻时一直在学英文,现在全然用不上。最近几年重新学德文,真心难为死我!”

蔡元培从1903年开始学德语,他对德国的文化、教育很向往。在研究过日本教育后,发现日本就是学的德国,所以生出想法:不如绕过日本,直接向德国学习。

且德国还是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再加上现在德国在科学界、思想界的巨大地位,让蔡元培经常感慨:“世界学术德为尊”。

蔡元培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命名为“威廉”;后来儿子出生,又给他取名“柏龄”,谐音“柏林”。

总之蔡元培对去德国求学一直很向往。

去年,孙宝琦作为驻德公使被派往柏林,蔡元培正好与孙宝琦的弟弟是故交,于是跟着来了德国。

李谕说:“欧洲的学习生活支出很高,鹤卿兄如果有困难,可以告诉我。”

“能有什么困难!”蔡元培笑道,“就算有困难,我也能应付。”

蔡元培没好意思说出自己的难处。

其实他可以称得上中国第一个半工半读的留学生,好在他人缘广,接到了很多活。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让他翻译德国著作,每月给100银元。

然后蔡元培又给唐绍仪在德国的侄子当家庭教师,也能赚一些钱。

蔡元培既然不说,李谕就不好意思再追问,于是说:“对了,鹤卿兄有没有申请大学,我在德国学界认识几位名宿,也能帮上忙。”

蔡元培说:“有劳疏才兄弟挂怀,我已经申请下了大学。本来想申请柏林大学,不过他们需要中学毕业证,我哪有这个。于是找到了莱比锡大学的孔好古先生,他曾在京师译学馆当教员,经由他的帮助,进入了莱比锡大学。”

“顺利进入大学就没问题。”李谕说,德国目前的教育不用担心,大学都可以。

蔡元培说:“听说莱比锡大学出过不少名人,虽然比不上柏林大学,但总比日本的学校好。”

“那是当然,”李谕说,“莱布尼茨、格里克等科学家,还有尼采、歌德等思想家都出自莱比锡大学。”

蔡元培说:“我也是来了德国才知道了莱布尼茨等人的名字,竟然在两百年前就研究出了高深的数学!将来回国后,一定要将科学教育根植到基础教育中。”

德国的四年留学生涯对蔡元培影响挺大,德国重视实业的风气也确实更适合民国。

进入屋中,蔡元培把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一一介绍给了李谕。

其实李谕基本都了解,不过还是先假装不认识。

大富翁张静江说:“帝师是名震四海的大学问家,垂临小店,不胜惶恐。”

李谕说:“哪里话!整个巴黎都没有多少中国人,在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地方遇到诸位,实在三生有幸。”

吴稚晖问道:“帝师,我们曾听孙先生提过您,不知道您为何不愿意加入同盟会?莫非支持康梁的改良立宪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书七零,开局成了炮灰女配 陈北陈青玄林美熙天师出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天师出山陈北陈青玄林美熙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天师出山陈北陈青玄林美熙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天师不好惹 天师不好惹陈北陈青玄林美熙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陈北陈青玄林美熙天师不好惹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天师不好惹陈北陈青玄林美熙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天师不好惹陈北陈青玄林美熙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天师不好惹陈北陈青玄林美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