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也许只是用错了地方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也许只是用错了地方(2/2)

目录

天下士子那么多,能加入翰林院的可太少了,那是无数读书人都羡慕的地方。

宋濂这一句话,就是对苏璟的一种极大的认可。

“不错的赌注,挺好的,苏璟,你呢。”

朱元璋点点头,直接答应了宋濂的提议。

本身他就想要苏璟入朝为官,虽然翰林院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至少能把苏璟留下来。

苏璟看着两人,一时间觉得自己好像是上套了。

不过朱元璋身为大明天子,在考举人实务题的时候,应该是不会故意放水的。

毕竟是天子,不可能为了赢做出这般下作之事吧?

“苏璟,还没想好吗?”

朱元璋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脑子转悠了一下,说道:“那我就要个宋承旨的文集吧,至今为止,宋承旨写过的诗词文章,我要一个文集。”

宋濂的文章诗词合集,那绝对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了。

毕竟钱财对苏璟没有什么吸引力,权力苏璟又不想要。

宋濂的文集,那就很合适了。

尤其是他本人整理的,一旦被这世间读书人得知,必定会广为追捧。

这样的东西,苏璟还是很乐意收藏的。

“好,那就宋濂的文集了。”

朱元璋直接帮宋濂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不管苏璟说什么,朱元璋都会一口答应的,毕竟苏璟输了那就要入朝为官了。

这可是朱元璋日思夜想的事情。

宋濂听到苏璟要自己的文集,一开始有点意外,但随即就有些飘然了。

自己的诗词文章水平,还是有的啊。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最喜欢自己的文章诗词被他人认可。

“嗯,那这事就等乡试之后再执行,现在我们继续说科举的事情。”

苏璟将话题调转了回来,继续道:“暂且不论这些中举的读书人有没有处理实务的能力,就说他们之中,不乏一些连续考了很多年的士子,中举的时候已经是不惑之年,甚至是半百之龄,这样的年纪,即便是为官,怕是也心力不足,难担大任了。”

“毕竟,只有一个好的身体,充足的精力,才能时刻保证清醒的头脑,才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年老体衰之人,便越是容易出问题。”

不说能力说年纪,苏璟这个角度找的还是很新奇的。

只不过,他刚才说完,宋濂便反驳道:“仁远伯此言差矣,年岁越大,积累越深,自然能力也就越强,大明朝堂之上的百官,也不乏年岁大的,遍观历史之上,老而弥坚的臣子多不胜数,怎么能用年龄来判断工作能力呢?”

对于古代封建王朝的这种体制,官员不犯事的话,基本上是当到死。

所以,老臣很多,只要不出意外,基本也都会成为老臣。

宋濂的这话,同样是没啥毛病。

朱元璋亦是说道:“苏璟,你这话就太偏颇了,年龄和能力之间,怎么能如此联系呢?”

毕竟是儒家主导的社会,长者为尊的思想一直都是传统。

苏璟这话,已经有些挑战传统规则了。

毕竟谁都会老,不会有人想要自己老了就被抛弃。

就连朱标,现在看着苏璟的眼神里,都充满了疑惑。

苏璟淡然无比,说道:“我并未认为年龄大就是能力差,我也赞同年龄越大,积累越深的说法,但这是建立在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内深耕的前提下。”

“比如匠人,木匠做了十年,那么他的木匠手艺肯定比新入行的要好,做官也是一样的道理,做了十年的官,自然要比刚做官能更好的处理政务,当然,不乏年少的天才,但这样的天才终究是少数,咱们没必要纠结。”

“也有在年老时突然开窍,或者年老时才开创一番事业的大器晚成之人,但这些依旧是特例。”

“我们既然在讨论这件事,那必然得去讨论普遍的情况,大叔,宋大人我们这么说没问题吧。”

苏璟看向朱元璋和宋濂,有理有据的说着。

朱元璋点点头:“没错,特例不可取,普遍情况才有讨论的价值。”

“仁远伯此言有理,无论是年少有成还是大器晚成,都不是大多数人该有的情况。”

宋濂亦是点点头道。

苏璟说道:“很好,既然这一点你们认可,那我的意思就很明白了,这些半百之年才好不容易中举的读书人,用来在当官积累经验的时间,就要比年轻的举人少很多了对不对。”

“而他们耗费半生终于中举,也正说明了他们在读书一道的天赋上,真的没有达到顶级的程度,当然他们的才智毋庸置疑肯定是无比优秀的。”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才智,有可能只是用错了方向,若是能够用对方向,他们就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

这就是苏璟想要做的事情了。

能够考中举人的读书人,脑子肯定都是佼佼者。

这些人的头脑,用来一直学习圣贤之言,论什么文章内政,是真的太浪费了。

这样的脑子,往科学的方向发展一下,必然能大大促进科学的进步!

科学,肯定不可能是靠苏璟一个人能搞起来,中国古代历史上,也不乏出现了许多的科学研究者,他们研究的东西并不比西方的差,也不比西方的晚。

但为何会出现落后呢?

那是因为没有出现科学发展的土壤和环境,这样的环境,首先就是得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者。

“仁远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怎么能说是用错了地方呢?”

宋濂立刻反驳道。

他的思想里,读书就是唯一切最高的东西,干其他事情才是浪费。

但朱元璋不一样,他作为皇帝,一直以来都很看重官员的实务能力,他本人也是个务实的人,能让大明变得更强盛那就是值得支持的。

苏璟的这些话,也不是空口白牙,而是真的有实际例子支撑。

农学院里,读书厉害的人可不多,但偏偏就让大明的粮食产量大大的增加,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朱元璋看向苏璟道:“苏璟,你所说的对的方向,是什么?”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君逍遥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超基进化 傲娇小青梅甜又黏,又在偷看我了 女学霸在古代 修真界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凌皓秦雨欣全文 七零红火小日子 慕容揽月时昼团宠小师妹才是真大佬免费阅读全文 假千金归来,把全家骨灰都扬了 都市第一剑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