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218章 我常风今日要做文官的敌人(万字章)

第218章 我常风今日要做文官的敌人(万字章)(2/4)

目录

二人见到常风,吓得下意识的一缩脖。

该不会朝廷改了主意,要杀我们俩吧?

徐经提醒唐寅:“唐兄,快跪下。”

二人“噗通”跪倒在地。忙不迭的请求:“常大人饶命。”

常风看到这滑稽的一幕,忍俊不禁。

常风道:“二位误会了。我此来,一是给你们送行。二是有人托我给唐先生赠一首送别诗。”

说完常风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递给唐寅。

唐寅有些奇怪,什么人的送别诗,值得锦衣卫的屠夫亲自来送?

他打开信笺,只见信中是一首五言送别诗。

“离愁别绪随风散,相思之情绕心回。送君赴别情难抒,相逢即是梦中游。”

坦率的讲,这首诗写的很一般。在弘治朝第一才子唐寅面前,简直就是学童水平。

这首诗的署名更让唐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署名:纪桂子。

唐寅心道:我从未听说过这人,更没有交情。他为何要给我写送别诗?还是锦衣卫的巨佬亲自转赠?

唐寅自然不会也不敢想:当今皇上生母姓纪,原籍广西。广西,桂也!

十四年前蔡侍郎府邸栽赃储君的信,署的化名便是纪桂子。

弘治帝很喜欢唐寅,想在他出京时赠他一首送别诗。诗写完,却不知道该如何署名。

他想起了十四年前贵妃党给他取的化名。干脆署名纪桂子。

唐寅问:“常大人,敢问这位纪兄是?”

常风微微一笑:“在大明,仰慕唐先生的人有千千万。他只是其中之一。你就不要追问了。”

唐寅道:“时候不早了。学生告辞。”

常风却道:“唐先生。我办案多年,遇到过无数人。”

“我曾遇到过一个很有趣的人。姓石,名明月。”

“他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今日转赠于你。”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唐寅拱手:“受教。”

常风拱手:“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唐先生,后会有期!”

常风一语成谶,果然后会有期。十几年后,常风跟唐寅还会相逢。只不过,相逢的地点不是京师,而是南昌。

弘治帝是一位明君。他断了唐寅的仕途,大明多了一位名冠千古的风流才子。

接下来的岁月中,唐寅寄情于勾栏,泄情于商女。成为了真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

有明一代,才子之冠,应为两人。一为唐寅,二为徐渭不是哪位名人说的,网络作家胖可乐说的。

徐经折腾出这样的弥天大祸,回了家大病一场。随后烧光了四书五经。并且在多年后立下家训“徐家子弟,不得科举。”

过了八十多年,徐经的孙子出生。

徐经之孙名弘祖,字振声,号霞客。

即徐霞客是也!

那位倒霉的礼部侍郎程敏政,本来有着大好仕途,入阁只是时间问题。却因会试舞弊,被勒令致仕。

他受不了这么大的心理落差,生了大病。没多久就病死了。

数日之后,常府。

刘瑾和张永气冲冲的找到了常风。

刘瑾道:“小叔叔,您怎么胳膊肘往外拐?本来您可以借着科举舞弊案,狠狠打击文官的势力。”

“您却偃旗息鼓,让大好机会白白溜走。”

张永道:“常爷,我提醒你。我们这些宫中内官拿你当自己人。文官们却从未拿你当自己人。只把你当成一个卑贱的皇帝家奴!”

常风喝了口茶,笑而不语。

刘瑾有些发急:“小叔叔。我们在文官当中也是有耳目的。你知不知道,文官们说你是害得程敏政丢官的罪魁。”

“他们已将你视作敌人!”

常风没有接话,而是问:“你俩大中午跑我这里来,吃饭了嘛?饿不饿?”

“刘瑾,糖糖前几日还说,许久没见你想你了。我差人到郡主府,让她过来,咱们自家人小聚一下,如何?”

五十多岁的刘瑾有些傲娇的说了一句:“不吃了。看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人,我没胃口!”

刘瑾作势要离开。走到门口,又转头补了一句:“山西镇守太监回京,给我送了两斤特产牛皮糖。一回儿我派人给宛平郡主送去。”

说完刘瑾愤然离去。

张永道:“常爷,我也走了。送你一句话,做事得分清里外!”

常风以前办事,总是秦始皇照镜子,赢上加赢。

这回办事,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文官们觉得常风害得程敏政丢官。

内官们觉得常风胳膊肘往外拐。

不过很快,内官们便会明白,常风的胳膊肘属于弘治帝,从未拐向文官。

三日之后,奉天殿早朝。

文官们对弘治帝弃用程敏政极为不满。

皇上啊皇上,我们文官是朝廷的脊梁。您竟敢勒令文官的核心成员致仕?

那就别怪我们对您不客气了!

萧敬扯着嗓子喊了“议”。

兵科给事中张弘至跳了出来:“禀皇上,臣有本奏!名曰《异初政事疏》。”

科道给事中,乃是文官集团的喉舌、打手。

张弘至上这道奏折,是得到了文官集团高层的授意。攻击的对象不是哪个大臣,而是弘治帝本人。

大明的文官像极了一群疯狗。狠起来,连主人都咬。

弘治帝本来没当回事,只说:“奏来。”

张弘至代表文官集团,向弘治帝发起了攻击。

张弘至朗声道:“皇上您登基之初,革除了五百名传奉官。但近两年,您又恢复了传俸官的职位。此乃异初政一。”

“登基之初,您驱逐宫内的妖道邪僧,杀邪僧继晓。但近两年,您又崇信佛道。此乃异初政二。”

“登基之初,您罢免庸碌官员如首辅万安、礼部尚书李裕。但近两年,碌碌无为的礼部尚书徐琼被屡屡弹劾。您竟不罢免他的官职。此乃异初政三。”

“登基之初,每逢要制定国家大政。您总是找部院文臣们商议制定。但近两年,国家大政您一人独断,从不找部院文臣商议。此乃异初政四。”

“登基之初,您撤销了六个地方的镇守太监、监管太监。削内官之权。但近两年,您又复向地方增派镇守、监管太监。此乃异初政五。”

“登基之初,内官们不敢乞求您的恩赏。但近两年,内官屡屡向您讨赏田地、外宅。您一一应允。此乃异初政六。”

“登基之初,您提倡节约。让光禄寺削减开支。从不动用太仓国帑充实内承运库。但近两年,您却数次调用国库银充实内库。此乃异初政七。”

“综上所述,臣不得不怀疑,皇上您已经忘记了励精图治,做一个贤君的初心。”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千古史书上,您恐怕会留下昏君之名!”

弘治帝听着张弘至对他的攻击,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变得煞白,不住的咳嗽,喘粗气。

愤怒、委屈、悲哀,复杂的情感一股脑的涌上心头。

在极度复杂的心情下,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他不能因科道给事中直谏,迁怒于给事中。那样他就中了文官的圈套,成了不纳忠言、枉杀言官的昏君。

弘治帝活活被气得双手发抖,几乎要晕厥过去。

萧敬大喊一声:“张弘至,你大胆!你敢以言做剑,攻击当今圣上?你这是刺王杀驾!”

张弘至冷笑一声:“太祖爷定下祖制,太监不得干政!萧公公,在御门早朝之时,您只是伺候皇上的仆人。没有权力参与讨论政务。”

“更没有权力给我扣上刺王杀驾的大帽子!”

常风彻底听不下去了。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欺负皇帝的!

常风站了出来:“张大人,我乃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朝廷的从三品武官。我有权力在御门早朝时参与讨论政务吧?”

张弘至一愣:“你可以。”

常风拱手:“禀皇上,张弘至所言七条皆是妄言!请皇上准许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一辩驳!”

常风这是要替弘治帝出头!

弘治帝连忙道:“辩!”

常风正色道:“皇上这些年一日两朝,大小经筵,御前会议,批阅奏折几乎将全部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理政上。整天绷紧了弦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免费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阅读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免费阅读无弹窗 我没想做演员 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什么时候更新 宋医生,你结婚了吗?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