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五十节 济荒人才

第一百五十节 济荒人才(3/4)

目录

这种红利的损耗暂时是可以容忍的,首先元老院迫切需要靠日本的资源,其次,下一步在杭州开展的活动也需要这样的利益网络加以保护。

赵引弓诸事具备,便和杭州教会内的几位缙绅一起动身,去杭州府和钱塘、仁和二县衙门拜客。

原本凤凰山脚下的慈惠堂的会董们主要是来自杭州城内的奉教缙绅,善堂的影响力并不大。赵引弓在凤凰山脚下修建规模宏大的难民营的时候,很引起了一些人的诧异。

然而很快赵引弓和他的慈惠堂就出了名。在1633年的浙北大旱中,慈惠堂以其最快的反应速度、高效的管理,迅速的开展了救济难民的活动,开办粥厂,收容难民,掩埋路倒……特别是一度对地方造成很大困扰的四乡的饥民,几乎都得到了慈惠堂的救济,才得以活命,成千上万的难民还被组织外送开荒――大大减少了本地爆发“民乱”的可能性,社会秩序的稳定,得到了本地缙绅和普通市民很大的好感。

因而在十月旱灾稍有缓解之后,慈惠堂就被重视起来了,不但赵引弓得到了杭州一府二县官员的嘉许,热衷沽名钓誉或者真正热心桑梓的缙绅们也纷至沓来,要在慈惠堂插上一脚,挂个会董的名头。

于是这慈惠堂的名义就大了起来――杭州府、县二级都有官办的慈善机构,但是管理不良,浪费严重。有的设施老化,形同虚设――虽然号称有慈幼局、养济院等种种设施,但是建筑多半还是明代初期建造的,中期翻修过,早就不堪使用,更别说安置难民了。至于经办人员多半是州县衙门里的主官次官的幕僚、亲属,要不就是有钱有势的地方人士把持。县衙虽然按月拨给一定的钱米,有一定的收容名额,实际全被经办人员吞没,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所以历来救荒虽然需要官府的赈济钱粮,具体经办却往往是委托给地方上的缙绅办理。在明末这样朝廷日趋困窘的经济状态下,赈济钱粮的大头也得靠地方自筹。因而缙绅在救灾度荒上的作用被进一步提高。

赵引弓虽然是个外来户,但是他通过积极活动,特别是通过经营奉教缙绅和复社的士子关系,在士绅圈子里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这次办理救济有声有色,便成了大家眼中的“济荒人才”。

因而在去年年底,旱灾结束之后,杭州府成立了善后局,赵引弓也当了善后局的一名委员。由于慈惠堂在收容救济难民上办理出色,善后局便把难民的收容救济工作全部包给了慈惠堂。说起来,他这位委员是当得很亏――这工作即费钱粮,又耗精神,一个闹不好又容易激发民变。善后局募集的钱米和官府的拨款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夫人太帅薄总心动难止苏云薄明旭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夫人太帅薄总心动难止苏云薄明旭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夫人太帅薄总心动难止 花都狂龙兵王 花都狂龙兵王林初冬秦薇 花都狂龙兵王林初冬秦薇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林初冬秦薇花都狂龙兵王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花都狂龙兵王林初冬秦薇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花都狂龙兵王林初冬秦薇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都市狂龙林初冬秦薇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返回顶部